“死而复生”的终极秘密,《科学》终于发现细菌如何唤醒沉睡的自己
当极端环境到来,不再适合生存和繁殖的时候,细菌就会转变成孢子的形式。这种转变可以让细菌获得超强的抵御能力,孢子可以忍受极端的干燥、温度和压力,例如一些致病菌在转变成孢子后能在土壤中留存数年,等环境适宜的时候会再次苏醒。
但科学家一直认为孢子处于一种非常模糊的生命状态,严格来讲,孢子并非像冬眠动物一样进行深度睡眠,它们从生理层面来说与死亡无异,因为孢子没有任何新陈代谢活动。
图片来源:123RF
但是令人惊讶的是,这样一片死寂的孢子却能知道什么时候醒过来,只要时机合适,细菌又可以重新复苏繁殖,扩充部队。这一过程也令许多微生物学家为之着迷。
最近,《科学》的一项新研究首次发现了孢子“死而复生”的小小奥秘,尽管没有代谢,但它们可以借助储存在内部的带电粒子来进行调节,并且根据粒子的微小变化来告诉自己外界的营养水平高低,从而决定要不要醒过来。
“这项研究改变了我们对细菌孢子的看法,我们过去认为孢子是极其惰性的物体,”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分子生物学家Gürol Süel教授表示,孢子仍然保留了处理信息的能力,尤其是利用电化学势能来“计算”周围的营养变化,这一过程完全不需要代谢参与。
新研究选取了数千个孢子状态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实时追踪,这些细菌的生存能力极强,甚至可以在太空的压力测试中存活很长时间。
研究会在它们的环境中给予非常短暂的营养脉冲,单次提供的营养信号并不足以直接让孢子复苏。根据作者的追踪观察,前面几次的营养脉冲的确好像无事发生,孢子还是毫无生机。
▲接收营养信号越强的孢子活力越强(亮度越高)(图片来源:Süel Lab/Kaito Kikuchi & Leticia Galera)
但随着营养脉冲数量的增加,枯草芽孢杆菌开始恢复了活力,它们仿佛可以记录营养脉冲的次数,随着数字的增加它们在某一刻就知道是时候苏醒了。
于是作者分析了每一次营养脉冲时,细菌内部发生了什么。他们发现细菌以钾离子形式储存的能量会在其中发挥作用,每一次刺激都能使得钾离子从内膜释放,当释放得足够多的时候,孢子就改变它的状态重新复活。
▲每次接收到营养信号,钾离子就会被部分释放(图片来源:Lombardino & Burton, Science, 2022)
作者指出这是一种典型的信号累积处理策略, “这说明生理性失活的孢子实际也在执行一种决定选择机制。”Süel教授表示,这种策略并不陌生,因为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就是以类似的方式来处理信息的。一些短暂的信息输入会不断累积,当达到阈值的时候,神经元便会被激活并向其他神经元传递信息,进行交流。只是在细菌中,这一过程被用于唤醒孢子。
这种生存策略也让人不禁考虑起了生命在外星存在的可能形式,是否一些在极端条件下的生命也在等待一个时机复苏呢?
当然,研究团队首先需要做的是确认这一策略会在更广泛的生命中使用,例如一些进入类似孢子状态的真菌是否有可能采取了相同的方式,又或者钾离子的浓度水平能否决定孢子的存留长度,这些都是作者很感兴趣,想要解答的问题。
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,欢迎转发到朋友圈,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。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,请在“学术经纬”公众号主页回复“转载”获取转载须知。其他合作需求,请联系wuxi_media@wuxiapptec.com。
免责声明: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。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,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,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。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。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,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。